采用立式結構 乙烯裝置中的低溫泵的基本結構型式為立式、雙層殼體多級筒袋泵。
首先,筒袋泵的立式結構使其最適合于裝置汽蝕余量低的場合。其第一級葉輪處在最低的位置,第一級葉輪基準面與泵吸入口中心線間的位能差成為首級葉輪的液體灌注頭,這大大增加了泵在第一級葉輪吸入口處的有效汽蝕余量NPSH,從而能滿足抗汽蝕的要求。
其次,改善了機械密封的使用狀態(tài)。對于臥式泵,輸送低溫介質時,處于冷態(tài)下的機械密封難以確保密封性能,并且介質中的不溶性氣體(如氫氣)或局部汽化的氣態(tài)介質難以排除,而立式結構時,機械密封可以距離冷態(tài)介質遠一些,排氣也方便,提高了密封的性能。再次,臥式泵的保溫較為困難,并且暴露在空氣中,會有大量的結冰。而立式結構的低溫部分埋入地下,使得泵體外部保冷措施簡單易行,且不易受到環(huán)境溫度、日照等的影響。
采用雙層殼體 筒體和內殼組成雙層殼體,比較適合介質溫度與環(huán)境溫度相差較大的場合。泵的內殼全部浸沒在液體中,壁溫均勻。外筒只承受泵的吸入壓力,強度要求相對較低,筒壁較薄,內外有較大溫差時,溫度應力較小。而且泵的內殼懸吊在筒體中,筒體又懸吊在較深的機井中,不僅能在介質溫度變化時自由膨脹,而且能夠很好地隔絕外部溫度的變化,所以這種結構極適于輸送低溫介質。
軸封 采用機械密封,要求如下:
a.端面形式 低溫介質的軸封早期都使用雙端面機械密封。隨著密封技術的發(fā)展,單端面和串聯(lián)式機械密封有逐步替代之趨勢。但是由于人們環(huán)保的意思越來越強,對QHSE的要求越來越高,加之低溫泵的介質均為易燃易爆的烴類介質,因此目前-100℃以下仍使用雙端面機械密封。-100℃以上的長距離輸送管線以及其他一些重要工藝流程需要泄漏報警的地方一般均使用串聯(lián)式機械密封。
b.采用內裝式平衡型 由于密封壓力高,介質黏度小,自潤滑性差,所以不管采用何種端面形式,都必須使用內裝平衡型機械密封,以便降低密封面比壓,增加壽命。
C.沖洗 為了防止密封面上介質汽化,并帶走摩擦熱,串聯(lián)式機械密封需要從泵排出段接入高壓介質進行自沖洗。
d.安全措施 機械密封的大氣側均設有節(jié)流襯套。對于單端面密封,在襯套前通入氮氣起安全保護和防泄漏作用。雙端面機械密封和串聯(lián)型機械密封則在兩個機械密封之間通入密封液。這些密封液來自一密封的儲罐,它對機械密封進行冷卻并為大氣側密封提供潤滑。在儲罐上設有壓力開關或壓力變送器,一旦介質側密封失效,將導致兩密封面之間腔內壓力升高,儀器側出后會發(fā)生警報。
e.材料 機械密封的摩擦副要選擇較好材料,通常都使用碳石墨和整體成形硬質合金如碳化硅、碳化鎢組對。靜密封材料主要是丁腈橡膠和玻璃纖維填充聚四氟乙烯。丁腈橡膠只能用到-40℃,故一般只用在不與介質接觸的次要輔助靜密封面上。波纖填充聚四氟乙烯,既耐低溫又耐溶劑腐蝕,但有相當?shù)膭傂院屠淞餍?,所以不制成O型圈,均制成V形環(huán),用于與介質直接接觸的主要靜密封面上。
采用加長型可調聯(lián)軸器 立式筒袋泵與電機的連接一般采用加長型可調聯(lián)軸器,可以不拆電機就對機械密封進行維修。
泵內殼采用法蘭連接 有些泵廠可提供螺紋套式和法蘭式兩種泵內殼連接方式。螺紋套式價格低,徑向尺寸小,但裝配時對中困難,不便維修。法蘭式的徑向尺寸大些,但對中性好,裝拆方便。
使用耐磨密封環(huán) 由于輕烴的密度、黏度均小,容易泄漏。為了減少級間泄漏,提高容積效率,應使用耐磨密封環(huán),材料為硬面處理的奧氏體不銹鋼。
葉輪形式 筒袋泵主要使用混流葉輪和徑流葉輪。徑流葉輪單級揚程高,流量小,耐汽蝕性好,泵外形粗短?;炝魅~輪則單級揚程低,流量大,效率高,泵外形細長。
為提高泵的汽蝕性能,兩者首級葉輪均為耐汽蝕型。如果使用該種首級葉輪后,NPSHr依然較大,泵軸太長,可考慮首級葉輪采用雙吸式。
軸向力平衡方式 軸向力平衡方法詳見表3-4.平衡鼓或平衡孔加泵、電機聯(lián)合軸承雖然對效率有影響,但結構簡單,對軸承要求也不高,是比較常用的做法。